焦炉设备使用中如何调整工作温度:
为了发挥炼焦炉的生产能力和热工效率。调温分为三个阶段:刚投产时,炉温有较大波动,调温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监督全炉燃烧室的温室保持均衡,调整某几个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燃烧室。当结焦时间逐步缩短到16~18小时,就转入正式的调温阶段。这时以焦饼(炭化室中的整个焦体)沿高向和长向均匀成焦和焦饼中心温度达950~1050℃为依据,调节全炉加热系统的温度和压力,焦炉设备制定合理的加热制度并把它稳定下来。此阶段的调温工作约需半年时间。此后过渡到经常性的调温阶段,根据煤料、加热煤气和大气条件等情况的变化,及时调整供热,使各炭化室的焦饼在规定的结焦时间内沿长向和高向均匀炼成焦炭。炼焦炉的耗热量是评定焦炉热工管理的重要指标。一般用焦炉煤气加热时,每公斤干煤的耗热量约为550千卡;用高炉煤气加热时约为630千卡。在封闭系统中,伴随温度上升,碳钢腐蚀速率在水中不断增加。在-4~150℃时,碳钢工作温度在隔热层下发生腐蚀的风险。温度高于150℃时,高温使碳钢表面干燥,工作腐蚀减少。如果设备运行不顺畅,以及条件发生变化,腐蚀速率在隔热层下都不断变化,造成设备的长度与高度发生变化,应立即停用。设备在运行时,支架、吊耳等设备暴露在保温环境下,使得保护措施不当,散热会让设备的外壁和气相内壁受到双重冷凝腐蚀,形成严重损坏。高温条件下,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的水分蒸发,氯化物浓缩,应力腐蚀诱发,腐蚀速率增加,扩展时间缩短。
炼焦生产,基本原料是炼焦煤。将炼焦煤在密闭的焦炉内隔绝空气高温加热放出水分和吸附气体,随后分解产生煤气和焦油等,剩下以碳为主体的焦炭。这种煤热解过程通常称为煤的干馏。煤的干馏分为低温干馏、中温干馏和高温干馏三种。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干馏的 终温度不同,低温干馏在500℃-600℃,中温干馏在700℃-800℃,高温干馏在900℃-1000℃。目前的炼焦炉绝大多数属于高温炼焦炉,主要生产冶金焦、炼焦煤气和炼焦化学产品。这种高温炼焦过程,就是高温干馏。
焦化一般指有机物质碳化变焦的过程。在煤的干馏中指高温干馏。在石油加工中,焦化是渣油焦炭化的简称,是指重质油(如重油,减压渣油,裂化渣油甚至土沥青等)在500℃左右的高温条件下进行深度的裂解和缩合反应,产生气体、汽油、柴油、蜡油和石油焦的过程。
焦化设备执行点检定修制度的有效性的重要条件:
首先,需要转变思想观念。坚定推行焦化设备点检定修制度的理念, 改变传统的落后的设备管理体制,采用现代设先进的焦化设备管理思想点检定修制度;其次,组建高素质的管理层人员。管理层中点检人员是核心人物,既懂管理,又要有组织能力,还要负责对设备进行定期点检维护,对焦化设备运行的环境、参数等熟知在心,具有丰富的维修经验与技术。后,点检定修制度的执行需要全员参与。岗位操作人员、专业点检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都有管理设备的权力与义务,对焦化设备点检定修制度的执行都起到监督 作用,从而督促管理人员 的完成对设备的周期性点检维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