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实际运维中,测试桩通过提供标准化检测接口,帮助运维人员高效获取与牺牲阳极相关的关键数据,间接判断阳极的工作状态和保护效果,核心协同场景分为 3 类:
1. 验证牺牲阳极的 “保护有效性”:测量被保护体电位
牺牲阳极的核心目标是让被保护体的电位降至 “保护电位范围”(如钢铁埋地管道需达到 ≤-0.85V(相对于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 CSE) ,低于此值说明保护不足,可能阳极失效;远低于 - 1.2V 可能 “过保护”,需调整阳极数量)。
测试桩在此场景的配合方式:
运维人员无需开挖管道或寻找牺牲阳极,只需到就近的测试桩处,将参比电极(如 CSE 电极)放置在测试桩周围土壤中,通过测试桩的 “被保护体接线柱” 连接电位仪,即可读取被保护体的实时电位;
若电位数据达标,说明牺牲阳极释放的电流足够,保护有效;若电位不达标(如仅 - 0.7V),则需进一步排查 —— 是阳极消耗殆尽?还是阳极与被保护体连接松动?此时测试桩的 “数据反馈” 成为判断牺牲阳极状态的依据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