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将详细介绍硫化氢报警器报警阈值的设置技*:
一、了解标准与规范
在设置报警器的报警阈值之前,首先需要了解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。根据《GBT5049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》及《GBZ2.1-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*部分:化学有害因素》,硫化氢的职业接触限值(OEL)通常设定为10mg/m?,约等于6.5ppm(体积浓度)。这一标准为我们设置报警阈值提供了重要依据。
二、设定报警阈值的原则
一级报警阈值:
一级报警(也称为预警报警)的设定值应低于或等于职业接触限值的100%,即不超过10mg/m?(或6.5ppm)。这一设定旨在早期发现潜在风险,给予作业人员足够的时间采取预防措施,避免硫化氢浓度进一步升高。
二级报警阈值:
二级报警(也称为严重报警)的设定值应低于或等于职业接触限值的200%,即不超过20mg/m?(或13ppm,考虑到一定的安全裕量)。当硫化氢浓度达到这一水平时,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,确保人员安全撤离,并防止事故扩大。
三、考虑实际因素
在设置报警阈值时,还需要考虑以下实际因素:
作业环境:在封闭或半封闭的有限空间内作业时,由于通风条件差,硫化氢气体易于积聚。因此,在这些环境下作业时,可能需要将报警阈值设置得更加严格。
作业人员差异:不同人员对硫化氢的耐受能力可能存在差异。因此,在设置报警阈值时,应充分考虑作业人员的个体差异,确保报警值能够适用于所有人员。
共存气体:如果作业环境中存在其他有害气体,这些气体可能与硫化氢产生协同作用,增加中毒风险。因此,在设置报警阈值时,应综合考虑所有有害气体的影响。
http://www.gdjda.com/Products-15293056.html
https://www.chem17.com/st274016/erlist_908994.html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