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崎病好发于五岁以下幼儿,目前已经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之主要元凶。台湾的好发率高居世界第三,仅次于日本及韩国。川崎病的确认诊断条件全部依赖临床症状,因此高度仰赖医师的经验与训练,且易流于医师的主观判断可能错失治疗黄金期。
台湾高雄长庚医院川崎病团队,郭和昌教授领导发现了客观的微小核醣核酸分子检验指标,可以做为早期诊断川崎病的参考,协助医师在发烧十日内做出正确诊断。
仅需运用少量病童血液检体萃取核醣核酸(RNA),接着利用次世代定序(NGS)及实时聚合酶反应(realtime qPCR),检测新的川崎病诊断标志-微小核醣核酸(miRNA),并利用算法建立拥有83.3%敏感度以及 92.5%专一性的分子诊断工具组。藉由开发这套川崎病诊断技术并加以商品化与推广,让所有医师能更有效率及更准确地诊断并及时治疗此棘手的川崎病,以期拯救更多儿童的宝贵性命及心脏健康。
每一个发烧超过五天的病童,均应利用此筛选工具评估会伤害心脏的川崎病,以减低家庭负担及社会成本。日本与中国病例数更分别为台湾的十倍与百倍,故需求庞大且具有相当高的市场价值。
该研究成果已刊登于过敏领域全球排名第一期刊,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, SCI IF: 14.110. 已获得台湾及美国专利,并荣获第13届国家新创奖。